文化周刊 | 拜年

时间:2024-04-29 22:47:29来源:伫邦快讯网作者:娱乐

原标题:文化周刊 | 拜年

■ 李焕才

在乡下,文化过年是周刊很大的事情——指的当然是春节。过生活大家都叫过日子,拜年天天过,文化日复一日,周刊到了那个节点,拜年又一元复始。文化这个节点就是周刊年。年也就很重要了,拜年是文化三百多个日月的累积,才到这一天,周刊值得庆贺。拜年庆贺啥?庆贺一年来顺顺利利,文化或者庆贺艰难的周刊一年过去了,又庆贺新的拜年一年开始。

小时候,年是盼来的。年来年去,年不可挽留地过去了,就盼望新的一年又快点到来。时光一路奔跑,到了冬至,我们就开始扳着指头算日子。年又到了,多快意,有新衣服穿,又有大鱼大肉吃。大人没有盼年,他们跟着日子跑,跑过春跑过夏跑过秋,进入了冬天,看到年的项背了,心里一紧,只能越来越忙碌。忙什么?忙着挣钱过年,忙着置办年货,忙着给孩子们添置新衣服。踏进了年三十,心一阵晃动,哦,到了!平时的一切事情都搁住,一心一意过年。怎么过?送旧迎新,房前屋后打扫干净,锅碗瓢盆洗擦铮亮,贴上新的春联,关键是每人要打一大盆水把身上的旧年尘埃全部清除,清清爽爽干干净净过年。这天的重点是年夜饭。孩子们盼这么久,就盯着这顿饭,何况,在外头做工、做事、读书的人都赶回家来,为的就是全家人围在一起,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吃这顿团圆饭。这顿饭自然很丰盛,要吃出喜庆、吃出富足。其实,也是一家人对一年的节食省用来一次恣意放开。

吃完了年夜饭,嘴不那么馋了,就静下心来等待新的一年到来。这一夜特别黑、特别漫长,辗转在床上睡不着。时钟敲了十二下,年到来了,家家户户都点灯、开门、打炮仗,有的人家还燃放烟花,年来得好热闹、好有气派!

早上起来,天是新的、地是新的、人也是新的,就是所谓的万象更新。我们立马穿上新鞋新袜新衣服,靓丽在新年里。早上又要欢欢喜喜放开来吃。一年就看这一天。这天吃好,就天天都吃好。大人都待在家里。大人天天忙碌,难得一天休息。我们孩子当然待不住,要闹乐。大人就吩咐:这天要说吉利的话,做规矩的事,见人要送去笑脸,还要说一声,恭喜新年!一一都记住了,大人又要特别咐嘱,要好好爱护这身穿着!这个用不着嘱咐。这身衣服太珍贵了,今天穿了,接着还要穿去亲戚家拜年,明年过年还要穿。衣袖这么长、裤脚这么长,我们心里明白,过了年,就脱下洗干净,压在箱底,明年再拿出来穿时,还合身。

年真好!尽管我们多么希望这一天的日头永远落不下来,可事不随人愿,咣当一声,日头还是落了下去。到了初二,年淡了许多,又到初三,年味不见了。但是,我们家乡人不肯让年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去,说是正月不完年不完。初四起,要开始拜年。怎么拜?家乡人真会安排,十里八乡的村庄摊开,各选定某一天为拜年的日子,年年如此。是日,各路人马就提礼物涌过来拜年。太好了!平时谁忙谁的,亲戚、朋友、熟人难得一见,疏远了许多,这一天,大家见个面,问个家长里短,亲情、友情立马被激活,又凑在一起说笑吃喝,多亲热,多快意。正月里天天有村庄拜年,这些天不断有各村的亲戚、朋友、熟人上门来请。当然要去,不能拂人家的盛意,尤其是媳妇,要带酒带肉带年糕回娘家,女婿要拜见老丈人、丈母娘。但是,每天都有村庄拜年,大人们要忙活,总不能天天去。于是,我们孩子就幸运地分担拜年的任务,从初四开始,每天都屁颠屁颠拜年去。拜年真是好,可以到别村去玩,又可以大吃一顿,还拿到红包。

我们村定在正月十二拜年。这是一个盛大的日子。这天,各路亲戚、朋友、熟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我们村,分流进各家各户。我们村人就要将这个“盛大”转化成“隆重”。怎样才隆重?主人要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和万分的盛意,然后大吃大喝。年前预备的年货大部分留到这天,又要买鸡买鸭买肉,还要准备许多时新海鲜。总之,为了这个隆重,家家户户都豁出去,好像过了这一天,以后的日子用不着过了。这些年,村里人的收入增加,其隆重又在质上飞跃,大家都努力找山珍海味,不管多贵,只要买得到就买下;即便是满桌的金羹玉馔人家吃不动,也得尽力备办,重要的是办。为什么呢?这个隆重已经奢华出新的景象,不仅仅关乎人情,还关乎主人的颜脸。天还没亮,全家人就起来杀鸡宰鸭,一些至亲、好友也提前到来,参与忙碌。晌午时分,拜年的人开始到来了。顿时炮仗声响彻全村,村头巷尾熙熙攘攘,都是外来的人。随着各家各户摆开宴席,左邻右舍闹嚷嚷的,全村弥漫着浓郁的酒肉味。可惜的是,这一家人都没法坐下来陪客人,全部变成招待员,忙得脚后跟不着地;而且,随着一批批客人的到来和离开,迎来送往,一直忙到日落西山。客人散尽,隆重又恢复清静,一天的忙碌全家人都感觉很累,但是,心里都很欣慰。这个时候走出家门去,遇见村里的人,打招呼绝不会问别的,就问:多人来吗?大声说:很多!脸上很光彩。(李焕才)
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